医院新闻

挽救生命、勇攀高峰、齐心抗疫,致我们勇毅前行的2022
时间:2022-12-30    作者:    来源:    浏览:

2022

我们坚定信念跟党走

以党建带动学科发展


这一年,我们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严抓理论武装不松懈,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研讨、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




这一年,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集团党委优化调整,根据科室相近、学科类同的原则对原有的5个党支部重新划分为13个党支部,把支部建在具体科室上,以党建带动学科发展,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队伍,建立支部标准化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发挥党员作为学科骨干的带头作用,带领科室积极发展学科建设、构建人才梯队、培养年轻干部,逐渐形成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这一年,我们围绕中心服务群众,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面对新冠疫情,集团党委靠前指挥,勇挑重担,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倾心尽力无私奉献。我们还持续深化开展“永九医心治未病服务体系”,相继走进巨隆机械、梦神集团等企业、社区(村)等开展多场健康筛查服务达5031人次,“树苗健康教育”走进7所院校惠及师生2000余人次,建立党建共建、医企社共建服务群,及时解决江北企业、社区(村)等医疗服务咨询。此外,“永九医心治未病服务体系”入选人民日报“2020-2021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创新案例”,入选首批市级医疗服务品牌优秀案例”候选名单,也作为江北区卫健局党委十大惠民项目之一,被“宁波晚报甬上”及“新江北”等媒体平台争相报道,深受百姓好评。



2022

我们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


这一年,我们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也帮助很多患者延续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ICU里拼尽全力的医生,15天内经2次心肺复苏和4次CRRT,最终帮助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后呼吸心跳骤停的陈阿婆恢复意识康复出院;有因急性心梗后呼吸心跳骤停的姜先生在急诊科医生不懈抢救下20分钟从“鬼门关”前拉回来的奇迹降临;有麻醉科成功为一体重258斤重度肥胖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刷新医院麻醉患者最高体重纪录;有普外二科团队成功切除直径15公分、重达五斤多的胃部肿瘤;有骨二科成功为生于1921年的101岁老人赵奶奶做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还有心内科联合ICU、一院ECMO团队使用ECMO,成功挽救27岁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肺栓塞的年轻生命······治病救人,始终是医者最为重要的使命。


这一年,我们还努力开设新服务项目、开展新技术应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九院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开诊;康复科高压氧康复门诊开诊;中医科“飞针挑治”入选第七批江北区非遗项目名录;普外二科成功完成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完成胃癌及食管癌的根治;普外一科成功实施被称为“微创中的微创”NOSES手术;消化病中心团队为每一位消化道肿瘤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全新超声内镜系统在九院内镜中心投用,实现全消化道无缝检查······精进医疗技术,拓宽服务范围,向着更为先进更为安全的方向而努力。


这一年,我们继续响应国家号召,选派重症医学科沈启和妇产科李双双两位专家,远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支援工作。专家们相继完成了盆腔巨大囊肿切除手术、保障“巨大儿”平安诞生、开展腹腔镜手术、救治严重挤压综合征患者、救治罕见肝脓肿小伙等多例急、危、险、重的手术和救治,与当地医院同仁共同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并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

2022

我们奋力攀登专业高峰

用实力和真情收获肯定


这一年,我们的护理队伍在护理技能和护理管理两方面双双再次刷新历史佳绩。在2022年宁波市护理技能竞赛中,在市区两级十余支队伍的比拼中,由九院护理团队为代表的江北队荣获团体一等奖,护士周常榭和忻慧君分获个人一等奖和二等奖。在第十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赛中,九院护理团队参赛项目《构建不计价手术低值耗材管理体系》荣获二等奖,参赛项目《提高区域医共体下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质量》荣获优胜奖。目前,宁波市第九医院共打造了10个优秀护理品牌,在创建品牌推广品牌的同时,也是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先进的护理管理服务于患者。


这一年,我们在科研创新上不懈努力。2022年度立项9项,其中中标市科技局公益类项目2项,浙江省医药卫生3项,区科技局社发项目4项。目前在研课题共28项,省医药8项,市自然3项,市公益类2项,市医学9项,区社发4项,横向协作项目2个。2022年度共发表文章12篇,其中SCI5篇,最高影响因子达6.832分。


这一年,我们用真情服务社会。普外二科丁冠军医生多年来在工作之余自发看望百余位出院患者,查看病情并指导用药,对患者有求必应深受好评,原本默默无闻的事迹被发掘后获评2022年第三季度“宁波好人”称号。病友服务中心发起的“曦光守护”中老年高血压慢病健康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四年以来,从试点的两个社区到目前定期服务34个社区,服务区域内居民超1.2万人次,受益人群超3.6万人次,该项目获得了2022年度市工会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2022

我们持续迎击新冠病毒

战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从2022年的第一天早上8时许,宁波市第九医院即集结50余人赶赴北仑支援核酸采样。过去一年里,九院的医生、护士、检验师相继奔赴省内外多地,开展核酸采样、方舱驻点、核酸检测等援助工作。面对高原的缺氧、盛夏的中暑以及凛冽的严寒,队员们相互鼓励勇挑重担,以“零感染、零减员”圆满完成各项援外任务。


过去一年里,在多个临时医学观察点,通宵达旦的九院医护人员们为隔离人员登记信息、核酸采样、心理疏导、紧急送医。他们中有人撇下年幼的孩子,坚守隔离点工作就是一整个月;有人来不及与家人见面,上午还在医院上班,下午就进驻点位准备工作;有人连续三四个晚上没闭眼休息,接送转移群众不言辛劳;有人耐心回答群众疑惑,与多部门争取协调改善。正是他们的付出,为隔离人员构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还有几乎一整年都处于高位运行的核酸采样点,面对每天都是大几千的采样需求,多少个日日夜夜,寒风中、烈日里、大雨时、台风后,始终高效有序的九院24小时核酸采样点始终是周边群众值得信任和依靠的点位。


当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面对急剧增加的就诊群众,宁波市第九医院迅速筹措,实施全院“三通”(学科打通、床位打通、人员打通),扩增24小时成人发热门诊诊室至6间,扩增ICU病房床位至24张,新开设EICU病房,增加夜间急诊诊室开放,院领导班子每日24小时驻院值班,统筹调配全院人员、床位、设备等医疗资源,协调急诊患者分流工作,所有病区分批次增加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尽最大努力保障患病群众及时就诊。


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面对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作出更大的努力,承受更多的艰辛,坚决扛起这份责任,继续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不论是即将过去的2022,还是马上到来的2023,全体九院医护工作者和干部职工都将戮力同心、坚持坚守,以饱满昂扬的战斗姿态,尽最大力量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我是抢4床的家属,感谢有你们!”

特殊时期质朴的感谢信

这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这是前不久在急诊抢救室里,抢4床患者家属仓促间写的感谢信。短短30余字,表达了他几日来对九院急诊科护理团队的真挚感谢。当护士长马佩佩收到这张不起眼的纸时,看完心里沉甸甸的。这段时间对于她所带领的急诊科护理团队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


近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抢救室、诊间、预检台、输液室,全是饱和运转,到处是病人,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医护人员们每天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抢救室的一刻,迎面而来的工作压力给人窒息感,N95口罩的强烈包裹感也让他们气也喘不上来,但他们都选择了坚守在岗位,一步都不退。


由于短期内住院床位有限,医院安排部分高龄新冠患者留在急诊抢救室内配合治疗,于是原本作为留观抢救使用的空间也变身为一大通间的“简易病房”。原本这里的护士在处理完急性症状后,便可送病人至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而如今,护士们一边需要抢救刚入院的患者,一边还要继续为抢救室滞留的患者检查生命体征,评估病情等,既是急诊护士,也是病房护士,工作量是之前的三四倍。


“医疗救治上的工作已近乎极限,面对家属的各种困难,我们的护士依旧选择伸出援手。”在此期间,部分高龄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大小便失禁,连患者的家人都不愿意去处理,马佩佩和护士周常榭多次主动帮忙清理排泄物,清洁床铺。还有部分患者家属不理解发脾气,也是马佩佩和护士们一遍一遍再解释再安抚。“虽然现在大家都很困难,但我们也要帮着患者和家属想一想,能帮忙的地方尽量帮忙,这个时期大家应该要团结起来共克时艰。”


陪同家属们连日来都在抢救室里照顾患者,亲身实地地看到医生护士们为了患者一刻不停地忙碌,俯身抢救、耐心解答、带病作战、悉心护理,也纷纷通过质朴的方式向医护们表达了感谢和敬意。正如这封质朴的感谢信上写道:“细心、特别好、感谢有你们!!!”鼓励着九院急诊人迎着疫情高峰,坚定不移地向前行。


都是生命,一个也不能放弃

不论是新冠感染还是其他疾病


这段时间抢救室里除了来看新冠的危重患者,还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车祸导致受伤、急性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醉酒等,这些本就是这个时期经常遇到的急性病症和突发意外,当120接到患者的同时,急诊抢救室的医护们就要做好相应准备,待患者入院后积极开展抢救。


几天前的一个白天,九院急诊科男护士贺杰和同事们收治了位癫痫状态的老人,由于抢救室里的病床都满了,只能临时将老人安置在地上的担架上进行抢救。为便于抢救,于是贺杰下意识地就直接单膝跪在地上,麻利地忙碌着各项救治工作,不知不觉有20分钟,好在患者病情在积极的救治下停止抽搐,稳定下来。当他站起身时,一时间感觉自己都要晕撅在地上了,连续多日的工作强度让他都感到筋疲力竭。


这天的班是抢救白班+后夜。凌晨1点重新到岗后不久,细心的贺杰就发现这位患者开始变得烦躁,嗷嗷呻吟不停,老人还患有老年痴呆、意识改变,三位家属已经精疲力竭管不住他。为了尽量少打扰到抢救室内的其他留观患者,贺杰主动来到老人身旁,开始安慰、劝导、陪着说说话,分散老人的注意力,陪去拍片复查,整个晚上除了处理工作外就守着老人。总算到凌晨五六点,老人神志开始清楚了些,也终于能听得进话对的上话了,渐渐稳定下来,不久便转入专科治疗。


“只要病人还在这里,我肯定要照护他,除了药物上的治疗,能尽力多给予些关心,让病人和家人都好受些,我们辛苦点没什么。”贺杰坚定地说道。有段时间经常会出现多辆救护车同时抵达医院,同时入抢,但不论是什么疾病,到了这里,我们都不会放弃。


这群护士都硬撑着不换人

护士长又是担心又是感动


这次疫情发展以来,让护士长马佩佩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自己科里的这群护士们,让她又是担心又是感动。科里的护士大多是年轻人,自12月下旬以来,马佩佩就感觉到有护士相继出现症状,当她询问其中几人身体状况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我还好、没事的、不用换人、我上班了不说了······”


“还有另外两位护士也是这样,我白天发现他们状态不对,两个耳朵都烧红了,N95口罩蒙着,脸都是红的,一问才知道她们发烧了,只顾着忙着工作,下班一量体温都是39度多了。”马佩佩一边回忆过去几天的经历,一边也不由地对这帮年轻人发出感慨:“即使我给他们人员班次重新调配好,让他们换人也不换,说能扛到下班结束,都让我放心好了,我是赶他们回去休息都还一个个要继续在抢救室里忙啊。”


急诊是24小时开放的,这里的工作永远都不会停止,医护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换人,那个人就是唯一正在休息叫来的,就无法休息了。“这段时间的急诊护理工作强度很大,他们基本上都不会主动告诉我身体吃不消了,都是自己扛着,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和同事商量着换班,大家都已经是到了极限。”马佩佩表示,别看这群青年护士平时大大咧咧,但真到了岗位上、病床边,没有一个耍性子掉链子的。


“我要把我这班岗站好了,把我手上的工作都做好,我才会放心地回去。”正是这样肩负职责的信念,正是这样敢拼敢战的勇气,使得急诊抢救室能够在收治患者的第一时间里迅速运转。血压血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补液,及时给药等,所有人都以饱满的姿态快速投入到抢救中,体温39度了还坚持上夜班,嗓子哑了还要跟每天500多位病人交流治疗······“抢救工作是个体力活,看着我们的医护人员这么拼命,为病人这么拼命,跪在地上抢救病人,我是又难受又感动,他们都是好样的。”马佩佩说道。


考虑到急诊科工作压力骤增,医院也在第一时间及时调整人员分配,补充人员参与到急诊输液、抢救、影像等岗位,分流部分轻症患者至门诊内科等地。


经过连续三周的艰苦战斗,目前急诊科接诊量较之前有所回落,但仍然居于高位。“虽然感染高峰刚刚过去,但是重症高峰还在平台期。”九院急诊科主任江涛介绍道。为确保对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尽最大努力“保健康、防重症、遏死亡”,九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还将继续绷紧抢救生命这根弦,坚守危重症救治一线,全力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