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人群
(1)身体状况好,准备择期手术,而预期术中出血多,需要输血者;
(2)孕妇和计划怀孕者(避免生孩子或剖腹产时输异体血);
(3)有过严重输血反应病史者;
(4)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发生困难者等。
2、不适合人群
(1)可能患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或正在使用抗生素的病人;
(2)肝肾功能不良者;
(3)有严重心脏疾患者;
(4)贫血、出血及血压偏低者;
(5)有献血史并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
(6)采血可能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的病人;
(7)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
(8)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细胞玷污者;
(9)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上者;
(10)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当然,上述不同种类的自身输血都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所有需要输血的患者都可采取自身输血。
患者选择
心、脑、肺、肝、肾功能正常,11-60岁,血红蛋白不低于100g/L、红细胞比容不低于35%,总蛋白不低于60g/L,凝血酶原时间<17s
注意事项:
1、注意选择适应证,采血的同时注意血容量的补充。
2、稀释后,各种凝血因子随之减少,渗血多,注意选择麻醉方法,防止血管扩张。
3、血液稀释后,术后可发生低钾血症与组织水肿,应注意补充钾离子和血浆等胶体液。
4、注意防止微血栓和溶血现象。
适应证状
(1)具有特殊输血问题的病人:
①稀有血型;
②多种红细胞抗体;
③对高频率抗原的抗体;
④对血小板输注无效者;
⑤有白细胞抗体的病 人;
⑥IgA缺乏的病人;
⑦有血浆蛋白抗体的病人。
(2)作为同种血液的另一种用途:
①血液 供应短缺;
②手术前;
③宗教原因;
④年轻妇女。
自身输血的优点有:
①无传播疾病的危险;
② 没有对红/白细胞产生同种免疫反应的危险;
③解决特殊血型病例的供血问题;
④较小的、 可克服的输血反应;
⑤解决急需输血而血源短缺的困难;
⑥改善红细胞氧和作用(在回收的 细胞是这样);
⑦节约血源、减少经费开支。
缺点
自身输血的大多数缺点是(溶血、红细胞比积下降、污染等)均与手术中的血液回收有关,择期手术前采供血的唯一缺点是对输血科/血库血 液管理增加麻烦以及有时对远道病人带来后勤供应困难。
注意点:
自体输血仅适用于一小部分患者:
①医生应 本着对病人负责的精神,掌握适应证及其它指标,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手术类型,病人 能在短期内献几次血,采血次数一般每周不得超过1次,最好采至术前1周,一般允许采4~5 单位血。如果手术延期,可采取“蛙跳法”即回输患者保存最久的血然后再采血,还要考虑患者住家与医院间的距离。
②应让患者了解自体输血并非没有风险,尤其是标记和记录,输错血的可能性虽极小,但确有可能。
③经治医生应让患者知道除需自体血外,紧急意外时还 有可能要输异体血及血制品,主治医生在采血期间应召之即来,并承担采血的责任。
④每次 采血前均须测定血红蛋白,首次及随后的采血前,男性及女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应分别高于12 0 g/L,110 g/L,孕妇血红蛋白应在>100 g/L。